对话陈军︱不忘初心 笔墨当随时代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芦苇 绘画 对话陈军︱不忘初心 笔墨当随时代走

对话陈军︱不忘初心 笔墨当随时代走

2024-01-04 0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画中有“宝” 纸墨魅丽无穷

家乡人为了纪念李渔,在兰溪市兰荫山山脚“复制”了金陵名园“芥子园”。园子小巧精致,静幽古雅,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领地。“芥子园”3个字对于陈军来说,不单单是个园林,更代表了中国画的传统与精髓。“我这辈子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兰溪,更离不开芥子园。”

12岁时,陈军偶然在朋友那发现了几本残缺的《芥子园画谱》,视为珍宝。一遍遍地临摹,从此走上了学画之路。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杨过误终生”。这是金庸笔下《神雕侠侣》里描述郭襄的。初见地一瞥,就让她对杨过追求了一生,爱了一辈子。而陈军与绘画,也颇有这番感觉。一见倾心,再也无法忘怀。

陈军作品《清江帆影》

有一年,兰溪市文化馆搞了一次书画展览比赛,陈军带着自己的作品参赛了。就是这个比赛,给了少年陈军莫大的鼓励。

“文化馆通知我去领奖。奖品是两张宣纸,八只颜料。”时至今日,那个领奖的小院,还时不时地出现他的梦中。夏日的知了“吱吱”地叫着,空气中的那股热气和他对绘画的热情一样,直冲心底。这是对艺术最初的追求,也是最热切的真心。

那个时候条件艰苦,没有美术老师,也无法接触到更多的绘画材料,第一次接触到宣纸的陈军简直“疯狂”了。

原来,当纸遇上墨,会发生很奇妙的变化。一滴水加入墨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由浓到淡。一滴墨,滴在宣纸上又会化开,默默无声,静听“花”开。

“有种无穷的魅丽吸引着我,但又像一匹野马一样无法掌控。”一张宣纸,68厘米宽,高132厘米,陈军省着用,裁成了一点又一点。每次练习就用豆腐干那么大。两张宣纸,共剪成了七八十张小豆腐块,越画越有味道。

初尝绘画的乐趣后,高中毕业的陈军报考了兰溪剧团的美工。当时的美工主要负责画布景,考试分为三大类。国画、水粉和油画。在规定的45分钟内,陈军的国画作品获得了第一名。对于一直在乡下上学的陈军来说,能够打败那么多城区对手获得第一,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后来陈军又去了兰溪美术工艺厂,1979年当兵入伍,从部队电影队退伍后在商场当过美工,最后又到了文联。一路走来职务和岗位更换了几次,但绘画从未缺席。无论是在哪,陈军与绘画一直紧密联系,这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军作品《松亭山色》

画中有“情” 笔墨传达心意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情”和“境”。

在陈军所有的作品里几乎都能见到这几样:一叶小舟、一条溪流和一丛芦苇……这就是他的“情”。兰溪有句古话,“看不见横山就会哭”。陈军坦言,他就是这样的人。不论身在何处,成就有多高,家乡,永远是牵着他高飞的那条绳子。

陈军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当年,他入选的作品就叫《兰江情》。

“我画了兰溪的横山,前景是芦苇,后面是小船。”采访时,陈军告诉记者,直到现在所有他的作品中,看到的都是兰江上的小船,两头尖尖,上面有个小篷,两根竹竿。也许现在这样的船很少见了,但在陈军的每一幅画里,依然存在。这就像是一个符号,芦苇也一样,都是童年留下的印象。

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在绘画的过程中,陈军也多次强调,意到笔不到可以,笔到意不到就万万不行。这就是他的“境”。它以释、道、禅相融并形成气韵、意境及书卷气息,力求在宣纸上达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很高哲学的境界。

在陈军的水墨画作品中,他习惯用最纯熟的积墨、破墨、淡墨……任意泼写,层层皴染,以斑驳凝练的墨线勾勒出山石树木的形质,再用湿笔晕染。他潜心学习先贤的笔墨程式,于法度中循序渐进,精湛技艺,而后衍生万千变化。在陈军看来,绘画意在取其风骨,在自然物像的基础上,概况,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陈军也曾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国外展出。如此精妙地绘画手法和潇洒肆意的意境赢得一致掌声。

今年2月,由法国政府文化部、法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大皇宫联合主办,由法国总统,文化部长亲自邀请的巴黎大皇宫沙龙艺术展Art Capital在巴黎大皇宫展览馆开展, 今年已经是第134届。全球近40个国家的艺术家经过评选参展,陈军的作品就参展了,并获艺术金奖,其作品被法国藏家高价收藏。

都说墨分五色,在陈军大量的泼墨作品中你真能发现一滴墨发出的不同色彩,立体生动。在各种墨色的冲击下,平面的画作似乎变得立体,犹如奔腾的江水,滚滚而来。斑驳的色块不仅是意象的表达,更是江南特有的文化积淀。

你看,浓墨的留白之处,有是波涛翻滚的浪花,有时又是江水静静地流淌,还能是白云深处的人家……

画中有“话” 笔墨当随时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年,陈军因公到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多个国家参观、学习。在观看了大量的作品、真迹后,他的个人画风有了很大的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也是陈军作品的魅丽之一。

在前十几年,陈军主要学习的是黄宾虹,他主攻山水,修行大道,作品浑厚华滋。这是最传统的中国画。陈军一直认为最民族的就是最世界的。在绘画过程中,他一直秉持着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和笔墨结构,从传统自身和时代感应中寻求中国画的发展,创造出了独特风格。

“黄宾虹对墨的追求,对纸的追求,孜孜不倦,这点深深地影响着我。”随着见识地不断拓展,陈军也一直在思考绘画的“变与不变”。如何将中国的水墨精神,通过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让画作更具灵性和深意。

这时候,赵无极对陈军的影响日渐凸显出来。赵无极习惯以西方的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色彩的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

陈军作品《古刹幽境》

在吸收了很多西方的点、线、面和光影以后,陈军将此运用到中国画的创造中。使其与中国传统的绘画以血脉相连的方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想象世界。

画画是件非常折磨人的事。对陈军来说也不例外。有时数月的努力会在最后一笔上前功尽弃,有时笔墨的语言也会显得词不达意……似与非似,像与非像之间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突破再突破,这“度”上的把握日渐成熟,你对画的热爱又会增加几分。

“笔墨当随时代,不忘初心”。在陈军看来水墨精神就是中国精神。“古人的东西要多看,但要多琢磨,但不能照本宣科。笔墨当随时代,一定要跟上潮流,跟上这个时代。”这是他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也是不断推进作品往更高层次的秘诀。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作为一名画家,陈军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8月在中国美术馆内举办的《陈军国画作品展》,这既是他这些年来个人的倾情奉献和总结,也是一次以中华民族之美,与世界交流,礼仪东方,向共和国的献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